“地摊经济”狂欢之后,我看到了......
作者:未知 发布日期:2020-06-12
“地摊经济”狂欢之后,我看到了......
网上有个段子:
疫情期间,全民进厨房在家里开始学
凉皮、蛋糕、油条、包子、回锅肉、水煮鱼、卤鸡酱鸭、
拌猪蹄儿、电饭锅版煲仔饭......
学完以后就赶上“地摊经济”
正好可以去摆摊了!
“地摊经济”其实一直处于城市边缘经济,早几年不被大众们认可,一是卫生问题,地摊的食品大多现场加工,品质良莠不齐;二是影响交通,占用盲道,地摊所至满地垃圾,影响市容。但同时也有其独特的优点,在金融危机的当下,开放地摊经济可以缓解就业压力。
今年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,居家隔离制度导致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贸易快速下行,就业压力显著加大。在疫情期间,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破产倒闭的企业和工厂,不少人处于待业状态。地摊经济的复苏,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。现在重提地摊经济的意义在于解决失业者和低收入者的生活危机,更大的意义在于全民去库存,让商品消费更大程度地流动起来。
今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天津市杨宝玲提出了地摊经济建议,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共鸣。中央立即采纳其建议,让地摊经济人释放人间烟火味,让地摊经济最抚凡人心。以成都为代表的城市在今年3月份发文允许商家在不影响交通,不占用盲道,不扰乱市容环境的情况下,可以摆摊经营。甚至城管都要出动,每人3个指标,邀请摊主定点摆摊。
霎时间,网红直播+地摊成为了新热潮。
当中,不乏出现一些“大厂”
“地摊经济”引发全民调侃
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探讨自己的专业去摆摊可以摆什么摊?
可当热浪退潮以后,我们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。
6月2日,有网友爆料大连夜市变成垃圾街。
街上满是摊主遗留的废弃原材料、顾客没吃完的小吃、丢弃的竹签和塑料袋。
白天热风一吹,飘来阵阵恶臭。
环卫工人徒有叹息,默默清理。
垃圾车上的“文明你我同行”,此时看起来格外扎人。
固体垃圾尚难清理,液态垃圾怎么办呢?
食品地摊免不了油污汤水,时间一久路面就变得“乌黑亮丽”、污水横流。正值雨季,餐厨垃圾、油渍、食品包装袋等垃圾会随着雨水冲刷流入河流造成水污染,进而滋生细菌病毒,而此时我们的疫情尚未真正结束。
诚然,地摊夜市里的灯红酒绿、满目琳琅给这个城市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息,但我们也应当正视其负面影响。我们可以在长长的摊巷里头自由奔走,不顾形象;可以在摊头大快朵颐,享受美食;可以和好友一边撸串,一边“指点江山”。在享受“地摊经济”带来美好的同时,我们也可以文明逛摊,将食用之后的残余垃圾扔到自备的垃圾袋,待结束时扔入垃圾桶;可以收摊以后把自己带来的垃圾一起带走;可以有“烟火气息”的同时,也有保护环境意识。
只要加强监管和引导,提高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,环境污染的现象就能够很好解决,城市"烟火气"就会更接地气、更聚人气,开启文明营商新风尚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Reasunos有话说:
世界环境日过去不到一周,我们不应忘记那日对地球的承诺。城市"烟火气"不能成为环境污染的"挡箭牌",更不能成为少数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危害公共安全的推辞。保护环境,人人有责,不在一时,而在长久。